国画入门:花鸟山水画概览

中国的花鸟、山水画,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以前,人物画的背景中就可见其雏形,然而那时的山水、花鸟画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并未形成独立的画种。到了唐代中期,花鸟、山水画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花鸟画家和山水画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宋代,由于宋皇帝赵佶对绘画的热爱,成立了翰林画院,培养了一批画家为宫廷作画。这些画家运用工笔技法表现花鸟、山水画,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绘画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制作的花鸟、山水作品和表现技法,也成为了历代画家学习的范本。 花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笔墨技法上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各种笔法、皴法,以及擦、点、染技法的运用。在用墨的方法上,如积墨、破墨、泼墨等的创造,不仅丰富了花鸟、山水画的表现能力,也在与人物画表现技法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些笔墨技法也成为中国画特殊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花鸟和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中,大体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工笔画以细腻、精确著称,而写意画则更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下面,让我们通过两幅作品来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的魅力。 工笔花鸟画 这幅工笔花鸟画,线条细腻,色彩丰富,展现了画家对花鸟形态的精确把握。每一笔、每一色都经过精心调配,使得画面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写意花鸟画 与工笔花鸟画相比,写意花鸟画更注重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这幅写意花鸟画,线条流畅,色彩简约,通过画家对花鸟形态的概括性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气息。 花鸟和山水画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但无论哪种技法和形式,都离不开基本的表现方法——线条。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花鸟画中的各种破法,都是从线发展起来的,是灵活多变的用笔方法。如人披麻皴多用中锋,皴笔与皴笔时常交叠在一起,感觉圆润浑厚,适宜表现土石夹杂的山形;如斧劈皴是表现纯石头的山形,棱角分明,多用侧锋;将毛笔排列组织起来表现山石的凹凸阴阳和质感;其它还有荷叶皴、折带皴、雨点皴等等。花鸟画中的点花、狗也、墨破色、色破墨等等,都是运用各种笔法的线条,以取得灵活多变的各种质感,来表现各种形式的花卉。 此外,前人还把书法中各种笔法运用到绘画中,从而表现出花鸟画生动的艺术效果,如郑板桥把隶书笔法用来画竹叶,把篆书笔法用来画竹干,把草书笔法用来画竹枝等等,可见笔法线条在花鸟和山水画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总之,中国的花鸟、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一部分。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和艺术成就,也能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