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竹石图鉴赏之道
郑板桥的竹石画,被誉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他笔下的竹子,生动形象,充满生机。郑板桥认为:“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他画作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板桥继承明清以来“浓墨点节法”传统,焦墨写竹,出以长撇,犹如黄庭坚行草“长枪大戟”用笔,洒洒然狂放自达,而又掌控有度,不作纵逸,劲健有力而具金石内质。这种独特的笔法,使得他的竹子画作具有强烈的个性。
在画面中,翠竹嫩叶粗细相间,浓淡得宜,疏密有致,偃仰各异。或从崖上“跃起”,挺然直立;或在石畔“盘旋”,自成丛篁;或于岩腹逸出,如笋乍生。这些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画面中的三株瘦筱依石而生,既有昂扬向上之生机,又不失独托幽岩之支撑;中间丛竹有如过渡,上下两枝形成呼应。这种布局,使得画面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
而“人”、“个”、“介”相叠绘叶,多不乱,少不疏,形翩翩,自摇曳,虽寥寥数笔,却简练遒劲,颇得萧爽之致。这种简洁的笔法,使得画面更加清新脱俗。
总之,郑板桥的竹石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欣赏他的画作,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还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