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入门白描基础讲解
许多朋友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白描这一国画的基础练习形式。今天,绘画吧将为大家详细讲解白描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艺术。
一、白描的基本含义
白描,又称“白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形式,通常被称为“线描”。它以毛笔墨线勾勒物象轮廓、结构,有时也可用淡墨渲染,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整体感。白描的特点是造型简练、明确,其艺术语言丰富,线条的长短、粗细、方圆、曲折、疏密、虚实,以及用笔的轻重、顿挫、刚柔等节奏变化,都是它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白描在国画中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立的审美功能。经过历代画家的创作积累,有关线条的技法名称甚多,分类亦细,如画衣纹的“十八描”,以及“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都形象地概括了白描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白描是学习工笔画的重要基本训练,一幅好的中国画通常有好的白描。
白描强调线条的运用,在线条的变化中表现其韵律与美感,是以骨法用笔为理论基础。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白描线条才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表现衣褶的动感与厚度感。
白描是从宋代李公麟开始才发展成独立绘画形式的,在这以前白描还只是作为绘画粉本而勾描的。李公麟继承了顾恺之、吴道子的优秀传统,把方折劲挺的铁线描融合进去,准确地表现了形象的结构和质感特征,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他的作品被称为“独步当时”、“映照千古”,认为李公麟是“吴道子之后一人而已”。李公麟一生专门从事白描创作,是杰出的白描大师,对后世影响极大。
白描是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形式之一,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国画中的造型能力,也可以作为国画中独立的一种画种。
二、白描的特点
白描画法以墨线描绘物体而不着颜色。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墨结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物件的质感或特色为依据,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粗较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干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在白描画中,线条的优劣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白描画运笔宜以中锋为主,用笔的压度和速度要均匀,钩出的笔线要有“外柔内刚”的效果,力量要含蓄在内,不宜显露于外;缺乏含蓄的笔墨,不耐久看。
白描作为一门有高度表现能力和艺术美感的绘画艺术,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线的高度表现能力。
(2)高度提炼、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3)强化的艺术加工手段。
(4)讲究笔墨技巧。
(5)长于抒发情感。
白描的基本含义以及特点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白描这门艺术。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