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画花鸟山水画入门简介

中国的花鸟、山水画,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以前的人物画背景中,便可窥见其雏形。然而,那时的山水、花鸟画仅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尚未形成独立的画种。直至唐代中期,花鸟、山水画才正式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鸟画家和山水画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宋代,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热爱,成立了翰林画院,培养了一批画家为宫廷绘画。这些画家运用工笔技法,创作出许多精美的花鸟、山水作品,其艺术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们所制作的作品和表现技法,也成为了历代画家学习的范本。 花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在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笔墨技法上,有许多新的创造,如各种笔法、皴法,以及擦、点、染技法的运用。在用墨的方法上,如积墨、破墨、泼墨等,不仅丰富了花鸟、山水画的表现能力,也在与人物画表现技法的相互学习和影响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些笔墨技法也成为中国画特殊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花鸟和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中,大体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工笔画又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等,这些传统的表现形式一支延续至今,并且有新的发展。自宋以后,由于文人画的兴起,花鸟和山水画的表现形式逐渐由工笔画转向写意画,自此写意画开始占主导地位,并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写意画家。写意画又可分为小写意、大写意和工兼写等表现形式。 花鸟和山水画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但无论哪种技法和形式,都离不开基本的表现方法——线条。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花鸟画中的各种破法,都是从线发展起来的,是灵活多变的用笔方法。如人披麻皴多用中锋,皴笔与皴笔时常交叠在一起,感觉圆润浑厚,适宜表现土石夹杂的山形;如斧劈皴是表现纯石头的山形,棱角分明,多用侧锋;将毛笔排列组织起来表现山石的凹凸阴阳和质感;其它还有荷叶皴、折带皴、雨点皴等等。花鸟画中的点花、狗也、墨破色、色破墨等等,都是运用各种笔法的线条,以取得灵活多变的各种质感,来表现各种形式的花卉。 除此之外,前人还把书法中各种笔法运用到绘画中,从而表现出花鸟画生动的艺术效果,如郑板桥把隶书笔法用来画竹叶,把篆书笔法用来画竹干,把草书笔法用来画竹枝等等,可见笔法线条在花鸟和山水画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下面展示两幅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作品: 传统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花鸟、山水画的魅力所在。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