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画技传承之美

黄公望 —— 生平介绍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生于南宋成淳五年(1269年),他自幼聪颖,十二三岁时便参加了神童考试。黄公望不仅学识渊博,还掌握了多种技艺。青年时期,他怀揣政治抱负,却因元朝时期的政治环境,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起初,他担任书吏,四十岁后,因浙西廉访使徐琰的推荐,才得到官职。然而,因官场纠纷,黄公望遭受冤屈,被诬陷入狱。出狱后,他选择了隐居,并在常熟的虞山(今虞山西麓)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黄公望在艺术上得到了赵孟頫的亲自指导,并在六十岁时与倪瓒一同加入新道教。他与金月岩等道友交往,在苏州天德桥开设三教堂传道。晚年的黄公望,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还精通音律,擅长作散曲。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七十九岁时,他从松江到富阳,与无用师一同前往富春山。至正十四年(1354年),黄公望在常熟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黄公望 —— 艺术特色
黄公望擅长山水画,师从赵孟頫,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他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地领略自然之美,随笔模写。他的山水画以水墨、线绛俱佳,善用草籀奇字之法入画,笔简而有神韵,气势雄秀,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誉。他的画风源自董源,但又有自己的特色。
黄公望的书法、音律也颇具造诣,晚年在富春隐居,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地创作。他的山水画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等。
黄公望 —— 成就影响
黄公望是南宋山水画的变革者,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他的山水画对明、清两代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为“元四家”。在元代,黄公望的画名很高,当时著名文人的诗文集中常提到他的画。
黄公望的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流派:黄公望的山水画属于“元四家”流派,这一流派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