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之:传统艺术新传承
马和之,一位南宋时期的杰出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官至工部或兵部侍郎,更是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
马和之擅长佛像、界画、山水,尤以人物画见长。他的画作风格独特,师法吴道子、李公麟,并创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着色轻淡,笔法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他的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
马和之的画作深受高宗、孝宗两朝的重视。高宗曾书《毛诗》三百篇,命和之每篇画一图,汇成巨帙。虽然仅成50余幅即去世,但明时杭人仍有存其散佚者。他的画作笔墨沉稳,结构严谨,构思、意境、造型别开生面。
黄公望曾赞其作品:“笔法清润,景致幽深,较之平时画卷,更出一头地矣。”吴镇也称其画:“清俊可爱,不谓南渡中有此人物,吾侪当为之北面矣。”马和之的传世作品包括《后赤壁赋图》卷、《古木流泉图》等,均藏故宫博物院。还有《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色秋声图》页等,均藏辽宁省博物馆。
马和之的绘画流派属于南宋宫廷画派,这一流派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他的画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出了南宋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
流派:南宋宫廷画派
在南宋宫廷画派中,马和之的画作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在技法、意境、构图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也为研究南宋时期的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马和之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他的画作将继续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