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常生活智慧
在南宋画坛上,有一位名叫法常的画家,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法常,僧人,号牧溪,来自四川,其生平虽不详,但他的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13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法常不仅是佛教的弘扬者,更是画坛的天才。
法常的画作以山水、佛像、人物、龙虎、猿鹤、禽鸟、树石、芦雁等为主题,他能够随意点染,以简洁的线条和墨色,展现出深远的意境。他的绘画风格继承了石恪、梁楷的水墨简笔画法,对后来的沈周、徐渭、八大山人以及“扬州八怪”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法常的禅画风格简朴而高致,他的画作充满了清净无相的禅意。正如铃木大作所说:“水墨画的原理实际上正是由禅的体验引发而来。东方水墨画中所体现的直朴、冲淡、流泽、灵悟、完美等特性,几乎毫无例外同禅有着有机的联系。”
法常的画作在秀逸清冷中透出禅意,他的《观音、猿、鹤》三联幅、《龙、虎》对幅等作品,现均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他的《潇湘八景》四景图曾是日本足利义满的旧藏,而《写生蔬果图》卷和《花果翎毛图》卷则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法常的绘画作品虽然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他开创了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并对日本水墨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
法常的画作在形式上追求简约,不拘泥于形式,常用蔗渣、草结蘸水墨,随意点染。他的画作没有鲜艳、繁杂的设色,没有浮华不实、花里胡哨的笔墨,却能在素静、质朴中展现出丰富的墨色和意境。
例如,他的《六柿图》仅以六只柿子为主题,没有使用任何色彩,却给人丰富的视觉体验。这种简练的画风,正如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所言:“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
法常的画作,虽是平常之物,却能表现出其中的不平常,这正如禅家所言:道无处不在。他的画作,让人不禁联想到意大利著名画家乔治·莫兰迪的作品,莫兰迪以静物画闻名,他的画作充满了宁静和隐秘的气息。
法常的绘画流派,可以归纳为禅意水墨画。这种流派强调的是画中的禅意,以简约的线条和墨色,展现出深远的意境,体现了东方水墨画的精髓。
法常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后世学习和传承的重要资源。他的艺术成就,将永远留存在历史的长河中。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