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标:新时代的楷模与传承
查士标:清代书画大师的闲散人生
在我国艺术史上,查士标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书画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书画作品更是独树一帜,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位大师的闲散人生。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新安(今安徽歙县、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明末生员,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新安四家”。
查士标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末时期,他是一名秀才,但在明亡后,他毅然放弃了科举之路,专心致志地从事书画创作。他的书法师承董其昌,风格俊逸萧散;擅长山水画,初师倪瓒,后参以米芾、米友仁、黄公望、吴镇、沈周、董其昌等人的画法,所画笔墨纵横、粗犷豪逸。
入清后,查士标不应举,专注于书画创作。他精鉴赏,家藏多鼎彝及宋元人真迹。书法学董其昌,纵逸处近米芾。他的闲散情怀决定了他的绘画气质亦是风神懒散、气韵高逸。他早年即服膺渐江,与渐江一样从学倪云林入手,后来他居扬州时仍然关注渐江的画作并虚心向渐江学习。山水初学倪瓒,后参用吴镇、董其昌法,笔墨疏简,空旷荒寒。
查士标的绘画风格多样,面貌不一。他特别敬服董其昌,亦善诗文,著有《书神堂诗》遗世。其绘画以山水见长,取材广泛,并旁及枯木、竹石等,主要有两种艺术风格。一种属于笔墨纵横、粗放豪逸一路,多以水墨云山为题材,师法米氏父子的云山烟树,笔法荒率,渲染兼用枯淡墨色,融合了董其昌秀润高华的墨法,粗豪中显出爽朗之致。另一种笔墨尖峭,风格枯寂生涩,以仿倪瓒山水为主。
查士标是散漫而有名士气质的诗人,他草草几笔,画了一河两岸,士子携琴归来。近岸竹篱茅舍,远岸山水云树,烟霭渺渺。《携琴归来图》一如查士标往日画风,笔墨散、构图散,感情却如行云流水,在水墨中弥漫,在水墨中眷恋,又在水墨中消失。一唱三叹,最后“像水消失在水中”(博尔赫斯语),这是查士标的境界。
查士标常常是白天睡觉,晚上作画,他自号“懒标”、“散人”,“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曾灿序查士标《种书堂遗稿》)他在明亡后避地新安山中,后半生浪迹四处。米芾常游镇江金山、焦山、北固云水,查士标与王石谷、笪重光、恽南田在此地盘桓了三四年。查后来寓居扬州待鹤楼,《广陵诗事》记载当时风光:“户户杯盘江千里,家家画轴查二瞻。”查士标73岁还在扬州与孔尚任、龚贤、石涛等参加过春江诗社。晚年画益超迈,直窥元人之奥。宋漫堂(荦)不轻许人,独以得其狮子林画册为快,凡应酬临池挥洒,必于深夜,不以为苦。八十馀尚童颜。卒年八十四,著有《种书堂遗稿》等。
查士标的艺术特色在于他的书画作品充满了闲散、高逸的气质。他的绘画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粗犷,又有细腻柔美。他的书法则师承董其昌,但又有自己的风格。查士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书画作品更是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
流派:新安四家、海阳四家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