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枚:传承匠心,铸就辉煌

陈枚,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是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他的绘画初学宋人,后受唐寅影响,又融合了西洋技法。陈枚在绘画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他能在寸纸尺缣之上,描绘出群山万壑的壮丽景象。即使以显微镜观察,他的画作中的峰峦林木、屋宇桥梁、往来人物等细节,皆栩栩如生,其用笔之妙,即便是在巨幅画作中也毫不逊色。
雍正四年(1726年),陈枚因供奉内廷的劳绩,被赏赐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衔。乾隆元年(1736年),他与孙祜等人共同绘制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乾隆七年(1742年),他创作了《鸦飞马健图》。陈枚的生平事迹收录在《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1006页。
陈枚的生平简介如下:清乾隆年间,陈枚字载东,号殿抡,晚年号枝窝头陀,为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他是陈桐(字石生,号筠亭)的弟弟,生卒年不详。陈枚曾与兄北上京师,一同居住,并终日临摹宋、元名迹。画院待诏小陈相公见到他的画作后,与他结为莫逆之交,并推荐给了朝廷。
雍正四年(1726年),陈枚被供奉内廷,并获得了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的职位。他的画作传统功力深厚,深受宫廷画派影响,同时也吸收了西法。他能将群山万壑浓缩于寸纸尺缣之间,其细致入微的描绘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画作中,峰峦林木、屋宇桥梁、往来人物等细节,无不栩栩如生,用笔之妙,即便是在巨幅画作中也毫不逊色。
陈枚的传世作品有雍正六年(1728年)的《寒林图》轴、九年(1731年)的《山水图》轴、乾隆七年(1742年)的《古树鸦集图》轴等,这些作品均收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中。雍正八年(1730年)的《寒林觅句图》轴、乾隆三年(1738年)的《月漫清游图册》(十二开)等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外,还有《四时佳兴图》册等作品。陈枚晚年因伤目而居杭州西溪,最终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他的弟弟陈桓,字岱门,号破瓢、石鹤,也能诗且擅长绘画。
流派:陈枚的绘画风格融合了宋、元、明、清各代的绘画特点,尤其是在吸收西洋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画作既有传统宫廷画派的严谨工整,又有西洋绘画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是清代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