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政策带来的启示

《浙江2017年高考改革新政策的启发》 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众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高考忧心忡忡。在浙江,高考改革政策持续更新与完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017年浙江高考改革新政策带来的启发。 首先,新政策倒逼学校规模化,不能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2014年9月,浙江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推出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各高中经过三年试水期,教育界人士对高中新课改、新高考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对高中办学和教育事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新课改、新高考带来诸多好处。曾经文理分科让许多家庭头疼,而新高考取消了文理科分班概念。除语数外必考科目外,学生能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学科中自主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且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这一模式给予学生选择权,他们可根据兴趣特长、职业志向和学力水平选择性应考,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正如岱山中学教务主任柴君波所说,学生自主性更大了,能够选择考试时间和科目。岱山中学副校长陈继泽也提到,学生不仅能学书本知识,还能依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他知识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高考改革 高考模式的变化对学校教学活动是巨大挑战,促使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7选3”模式带来学科组合的多样性,导致学生选课多样,学校必须实行选课走班制。柴君波介绍,传统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高考,35种学科组合类型要求推行选课走班制。选课走班就是让同年级不同班级因所选学科相同的学生集中授课。 新课改、新高考对全县高中教育也有启示。选课走班制在大规模学校能开展,但小规模、班级数量少的学校实施困难。柴君波表示,小规模学校选课时可能出现某些课程选报人数少的情况,学校开课面临压力,教学资源难以保障。陈继泽认为,在有限教育资源下,小规模学校小班化选课走班虽能勉强维持,但教育质量和教学氛围难以保证。岱山中学重视选课走班并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而小规模学校受客观条件限制,生涯规划指导力度和效度相对较弱。 总之,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试水”让教育界对教学模式、办学趋势有了更深理解。新高考“7选3”模式对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师资力量配备要求更高,倒逼学校资源重置,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传统高考像桌餐,浙江的改革则像自助餐,给予学生很大的选择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