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高清毕加索名画解读

 

格尔尼卡高清大图(1)

格尔尼卡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 纵349.3×横776.6厘米 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

 

格尔尼卡,这座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族城镇,在1937年成为纳粹“神鹰军团”轰炸机的目标,化为废墟,数千无辜百姓丧生。毕加索面对这惨痛的暴行,创作了这幅震撼人心的巨作,以表达他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

 

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中心,结合具象和立体主义手法,通过几何线的组合,构建了严密的内在结构和紧密联系的形式。这幅画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毕加索定居巴黎,但对佛朗哥政府的残酷行为感到不满。1937年4月26日,格尔尼卡遭到法西斯德军的轰炸,毕加索目睹了这一惨剧,义愤填膺,开始绘制这幅壁画,用画笔为枪,对抗不人道的暴行。

 

这幅《格尔尼卡》没有描绘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却以牛、马、女人、灯等物体,超越了表象,将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展现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

 

画中的牛代表残暴,马象征人民,毕加索用象征主义手法,向人民呼吁,有意识的宣传。画中的母亲形象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到自由女神像,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相似,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姻亲关系。

 

这幅画乍看之下形象组织随意,实则经过精细的构思与推敲,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每段都突出显示不同的形象,如公牛、马、自由女神等,展现了丰富的细节和重点。

 

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进步和平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

 

这幅作品超越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成为象征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象征着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也是文明的死亡。

 

格尔尼卡局部构图

 

版权声明: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绘画吧-画画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绘画吧-画画】https://www.huihua8.net